武科大网讯(通讯员 张欣越)在工业遗迹中感悟爱国情怀,于非遗技艺里坚定文化自信。6月30日,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“沁研计划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汉阳造广告创意园,开展了一场以“寻根汉阳铸魂,厚植家国担当”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。
斑驳的红砖厂房与跃动的创意设计在此交融共生。团队驻足于承载近代工业记忆的建筑群前,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。“这里曾是汉阳兵工厂的所在地,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近代中国追求民族自强的热血与艰辛,”成员尚若涵凝视着沧桑的墙体感慨,“从‘汉阳造’枪炮轰鸣的‘实业救国’,到如今创意涌动的‘文化强国’,这片土地始终激荡着中华儿女的报国赤诚。”
步入遇知音文化驿站,“高山流水”的千年佳话在此具象呈现。当得知脚下正是伯牙子期传奇的发生地,成员们对“知音”文化的理解愈发深沉。驿站内陈列的“知音窑陶瓷”尤为引人注目,其原料配方与烧制技艺作为汉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,凝结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智慧。驿站负责人介绍:“武汉陶瓷烧造史长达3500余年,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技艺,更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命脉。”
在非遗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,揉泥、拉坯、修坯……团队成员专注地完成了人生第一只陶碗:“泥土在指尖塑形,如同爱国情怀在实干中淬炼。每一次精微调整,都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,更是当代青年追求卓越、建设祖国的生动映照。”
“从实业救国的铮铮铁骨,到文化强国的时代担当,一脉相承的是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,”指导老师税翀宇在总结中强调,“陶瓷传承需耐住寂寞的匠心,强国伟业更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。这堂行走的思政课,让‘强国有我’的誓言扎根心底。”
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文化溯源,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。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,将自觉传承这份跨越时空的爱国薪火,以精益求精的匠心、脚踏实地的行动,守护文化根脉,投身强国伟业,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无悔的青春答卷。


